出油效率和生產能力等技術經濟指標,是用戶對螺旋榨油機產品評價的首選條件。只有滿足壓榨工藝條件,并連續壓榨24小時(至少一個工班),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。判定出油效率和生產能力等技術經濟指標,是指連續工作的平均值。所以,時榨時停或僅壓榨數十公斤、數百公斤油料,不會有好的經濟效益,也根本不能作為評價產品的證據。
應當指出,有些用戶沿用“出油率”(即每百公斤油料可以壓榨出若干公斤油脂)的概念,這是欠科學的說法。出油的多少,無疑與原料含油率、工藝方法和操作方式等有關。作為定型螺旋榨油機,主要保證出油效率和干餅殘油率。
(一)操作人員
主要原因有技術不熟練,操作技能不高,不遵守操作規程;操作時粗心大意、質量意識差;人員配合不密切;設備有效利用率低。
(二)機器設備
新機器雖然由質量檢驗合格出廠,但是經過貯存、裝卸、運輸等,可能會產生損傷。特別是安裝調整不當、裝配質量差、不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和保養,都會使機器不能發揮效能。人為原因造成頻繁的排除故障、事故修理,直接影響油品質量和生產能力。啟用新機器,一定要對榨膛進行除銹、磨合、試榨,在正式入榨前設法提高榨膛溫度,保持進料---出餅通暢。
(三)入榨油料
原料含雜質高、質量等級低,都會直接影響出油效率和生產能力。對于收獲、曝曬、運輸和貯存過程中,帶進的雜質(有機雜質如植物莖葉、皮殼、蒿草、麻繩、布片、紙屑和各種糧粒,無機雜質如灰塵、泥土、砂石、瓦塊等)和含油雜質(病蟲害粒、不實粒和異種油籽等),金屬雜質(鐵釘、螺釘等),應當利用機械設備進行清理、篩選,并按要求實施預處理工藝過程。